
玉靶角弓珠勒马郑州原油期货配资,汉家将赐霍嫖姚。——王维
中国历史上的名将多如牛毛,但是能在霍去病这样的年纪,立下如此大功勋的却仅此一人。也因此,霍去病在我国历史上有着非常重要的地位,千古以来能够荣获“冠军侯”美誉者,舍他其谁?
但是史学家对于霍去病的评价且不是以赞美为多,甚至司马迁还将霍去病和卫青列在《奸佞传》中,其中最受人们议论的莫过于霍去病对士卒的苛刻。《史记》中有一段这样的记载:
其从军,天子为遣太官赍数十乘,既还,重车馀弃粱肉,而士有饥者。其在塞外,卒乏粮,或不能自振,而骠骑尚穿域蹋鞠。事多此类。
大意为:霍去病领军打仗,汉武帝赏赐了几十车粱肉,而士卒有许多饥饿者。但是霍去病宁愿让肉发臭丢弃,也不发给士兵吃,还让士卒们修建蹴鞠场,踢球玩乐,这样的事经常发生。
展开剩余72%回首历史上的名将,大多是爱兵如子,比如吴起能够为士卒吸脓疮,项燕深受士兵爱戴,李广和士兵同甘共苦。但是唯独霍去病,对待士卒苛刻,却依旧能够百战不败,驱逐匈奴,封狼居胥,这是为何?
其实这段历史是否真实存在,直到现在依旧存在疑问,因为司马迁和卫青霍去病原本就存在矛盾,从司马迁将卫青霍去病放在《奸佞传》中就可以看出。卫青霍去病无论从哪一方面来看,都是世之名将,怎么也谈不上奸臣。
但是司马迁却认为,霍去病能够年纪轻轻领军打仗,是因为他经常向汉武帝谄媚,而卫青也因为外戚的身份才得到重用。对比太史公自己的遭遇,确实不可同日而语。除此之外,从司马迁对李广和卫霍的态度可以看出,《史记》或许充满局限性。
李广终身未封侯,出兵大漠不仅迷路还被匈奴生擒,却被赞为飞将,反而是大破匈奴的卫青霍去病,在《史记》中变成了奸臣。司马迁对霍去病封狼居胥的功绩一笔带过,反而着重写他轻士卒,向上谄媚,可见即使是太史公也做不到一碗水端平。
不过霍去病苛待士卒的事情应该不是无的放矢,结合霍去病的身世不难看出他就是一个纨绔子弟,早年在长安无恶不作,到处捣乱闯祸。多亏汉武帝将他调到军中才给他发挥才能的机会,这样一个富家少爷,怎么可能做到爱名如子。
而且霍去病是一个非常纯粹的将领,他对于战争的渴望非常明确,他只要胜利,跟着他就能打胜仗,能立功勋,能光宗耀祖。相比之下,李广爱兵如子,却一生未能立功封侯,因此士卒们更愿意追随霍去病。而霍去病苛待士卒的行为更是一步妙招,如今看来才发现其中真正的高明之处。
首先霍去病作战的方式是轻骑突袭。带着数十车肉不仅会降低军队的机动性,还会给士卒产生安逸心理,达不到“破釜沉舟,背水一战”的效果。其次就是霍去病的军队并不缺肉,骑兵作战讲究速战速决,而草原上的牛羊就是他们的粮食,完全可以做到以战养战。
不仅如此,霍去病这样做也是一种自保的行为。任何雄才大略的君主都会有疑心,就是唐太宗李世民这样念旧的君王,都对手下臣子产生过怀疑。汉武帝也不例外,纵然此时他喜爱霍去病,但是也不能保证日后一直如此。特别是霍去病成为一个士卒爱戴的将领,那么霍去病就有威胁汉武帝统治的危险。
为了自保,霍去病不得不对待士卒苛刻,他的行为即使向汉武帝释放一种消息:我就是一个纨绔子弟,在军中也没有向心力。因此汉武帝才会放心的将军队交由他指挥,而霍去病也可以从中不断获得施展自己才华的能力。
可惜的是霍去病年纪24岁就离开了人世,汉武帝原本想成全一段“君臣情谊”却没想到霍去病英年早逝。也正是如此郑州原油期货配资,霍去病一辈子都没能威胁到汉武帝,这才成为了汉武帝心中最信任,最牵挂的“冠军侯”。倘若霍去病没有早逝,并且爱兵如子,或许又会上演一场“兔死狗烹,鸟尽弓藏”的戏码。
发布于:天津市Powered by 实盘股票配资网站_线下实盘配资 @2013-2022 RSS地图 HTML地图